Warning: error_log(D:\zxcy.gov.cn\caches\error_log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Permission denied in D:\zxcy.gov.cn\phpcms\libs\functions\global.func.php on line 537
子路治蒲的传说
日期:2012-08-31 14:46:06 来源:
春秋时,长垣称蒲邑,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曾在这里当过邑宰,是长垣县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任县令,他在任期间兴修水利,发展农耕,留下了许多传说。
蒲 邑 宰
有一年,子路正担任卫国的大夫,卫国国君派他到蒲邑任蒲邑宰(县令)。怎样当好蒲邑宰,子路心里没底,就去求教他的老师孔子。当时,孔子住在卫国他的好朋友蘧伯玉家。子路一见孔子就说:“现在要我去当蒲邑宰,我不知道该怎么干,所以来请教先生。”
孔子说:“你觉得蒲邑这个地方怎么样?”
子路答:“听说这里壮士很多,又很难治理。”
孔子说:“你说得不错,我教你十二个字,只要你照着做,就能治理好。”
子路答:“我愿听老师教导!”
孔子说:“要谨记‘恭而敬,宽而正,爱而恕,温而断’。‘恭而敬’,再勇猛的人也服你,因为你尊敬他;‘宽而正’,对那些有势力的人,你一定要宽容、正派、正直,他们就服你;‘爱而恕’,要用爱心和宽恕对待每一个人,特别是有困难的人,大家就会听你的;‘温而断’,处理事情要温和、果断、不徇私,大伙儿都会尊敬你。”
“我知道该怎样做了。”子路高高兴兴地上任了。
为了农耕,他亲自带领民众开挖沟渠。他看到穷苦农民吃不饱饭仍干得很卖力,就用自己的俸禄赏他们每人一箪食、一壶浆。孔子听说这件事,马上派他另一个弟子子贡前去制止。性情急躁的子路这回想不通了:一贯施仁政的孔子今天怎么啦!他能施仁政,我为什么不能?他立即去见孔子,说:“老师教我们施仁政,却禁止我这样做!这是为什么?”
孔子说:“既然民众饥饿,你为啥不告诉国君,打开仓库放粮救济灾民,而以你个人私己馈赠民众,是因为国君没你关心民众疾苦?还是你想树立自己的威信?”
子路心服口服地回到蒲邑,按孔子的教导去做,沟渠很快挖成。它就是蒲邑主要排灌内河——文明渠。
三 善 地
子路治蒲三年,上下一片赞扬。到底怎么样,孔子并不十分清楚。趁着卫国大夫蘧伯玉要到蒲邑考查子路政绩,孔子就一同随他前往。
这一天,孔子一行人进入蒲邑县界,行走间孔子高兴地说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
进入蒲邑城门,只走了半条街,孔子又一次发出感叹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
进入蒲邑衙门,孔子这次高兴得大喊起来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引得一行人都站住了。
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想不通了,问道:“老师,您还没见到子路,也没见到他的政绩,您就三次夸他,三次称赞子路干得好,这是为什么?”
孔子高兴地看了看大家:“没有见到子路,我已经见到他的政绩了。你们看,一入蒲境,便见到沟渠纵横,庄稼长势喜人,说明子路恭敬诚信,老百姓佩服,愿意出力开展农耕;进入县城,街道整洁,房舍完好,树木青青,说明子路忠信宽恕,民众安居乐业,无人偷懒;进入衙内,院清堂静,说明子路明察秋毫,属下听命,政不扰民,没有怨情啊!还用再见到子路吗?”
孔子夸子路政绩有三善,也使同行的蘧伯玉大受启发。因为是圣人之言,蒲邑人别提多高兴了,后人就将蒲邑更名为“三善镇”,也就是后来的长垣县城关镇,现在的蒲东办事处、蒲西办事处,三善地成了长垣县的雅称。长垣县为了纪念子路,在县城的东北边建造了子路的衣冠冢(现在仅剩下遗迹),县城内竖起了子路的汉白玉塑像。
子路答:“听说这里壮士很多,又很难治理。”
孔子说:“你说得不错,我教你十二个字,只要你照着做,就能治理好。”
子路答:“我愿听老师教导!”
孔子说:“要谨记‘恭而敬,宽而正,爱而恕,温而断’。‘恭而敬’,再勇猛的人也服你,因为你尊敬他;‘宽而正’,对那些有势力的人,你一定要宽容、正派、正直,他们就服你;‘爱而恕’,要用爱心和宽恕对待每一个人,特别是有困难的人,大家就会听你的;‘温而断’,处理事情要温和、果断、不徇私,大伙儿都会尊敬你。”
“我知道该怎样做了。”子路高高兴兴地上任了。
为了农耕,他亲自带领民众开挖沟渠。他看到穷苦农民吃不饱饭仍干得很卖力,就用自己的俸禄赏他们每人一箪食、一壶浆。孔子听说这件事,马上派他另一个弟子子贡前去制止。性情急躁的子路这回想不通了:一贯施仁政的孔子今天怎么啦!他能施仁政,我为什么不能?他立即去见孔子,说:“老师教我们施仁政,却禁止我这样做!这是为什么?”
孔子说:“既然民众饥饿,你为啥不告诉国君,打开仓库放粮救济灾民,而以你个人私己馈赠民众,是因为国君没你关心民众疾苦?还是你想树立自己的威信?”
子路心服口服地回到蒲邑,按孔子的教导去做,沟渠很快挖成。它就是蒲邑主要排灌内河——文明渠。
三 善 地
子路治蒲三年,上下一片赞扬。到底怎么样,孔子并不十分清楚。趁着卫国大夫蘧伯玉要到蒲邑考查子路政绩,孔子就一同随他前往。
这一天,孔子一行人进入蒲邑县界,行走间孔子高兴地说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
进入蒲邑城门,只走了半条街,孔子又一次发出感叹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
进入蒲邑衙门,孔子这次高兴得大喊起来:“善哉!(好哇!)子路干得不错!”引得一行人都站住了。
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想不通了,问道:“老师,您还没见到子路,也没见到他的政绩,您就三次夸他,三次称赞子路干得好,这是为什么?”
孔子高兴地看了看大家:“没有见到子路,我已经见到他的政绩了。你们看,一入蒲境,便见到沟渠纵横,庄稼长势喜人,说明子路恭敬诚信,老百姓佩服,愿意出力开展农耕;进入县城,街道整洁,房舍完好,树木青青,说明子路忠信宽恕,民众安居乐业,无人偷懒;进入衙内,院清堂静,说明子路明察秋毫,属下听命,政不扰民,没有怨情啊!还用再见到子路吗?”
孔子夸子路政绩有三善,也使同行的蘧伯玉大受启发。因为是圣人之言,蒲邑人别提多高兴了,后人就将蒲邑更名为“三善镇”,也就是后来的长垣县城关镇,现在的蒲东办事处、蒲西办事处,三善地成了长垣县的雅称。长垣县为了纪念子路,在县城的东北边建造了子路的衣冠冢(现在仅剩下遗迹),县城内竖起了子路的汉白玉塑像。
摘自《中国民间故事全书》河南·长垣卷
上一篇:明代长垣七尚书
下一篇:长垣县古城为啥是扭头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