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佩孚赏识豫菜京冬菜扒鸭
日期:2019-11-05 16:37:42 来源:
吴佩孚(1874--1939年),字子玉,山东蓬莱人,清末秀才。1902年行武后,历任北洋第三镇参谋、营管带、炮兵第三标标统、第三师师部副官长、第六旅旅长、第三师师长,1919年10月冯国璋死,与曹锟继承了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地位。1920年升为直鲁豫巡阅副使兼两湖巡阅使。曹锟贿选总统后,任其为直鲁豫巡阅使,拥兵十余万人,屯兵洛阳,控制了鄂豫直陕等省。1923年有过残酷镇压二七大罢工的丑剧,是二七惨案的罪魁。1924年直奉战争中失敗,后又被北伐军打垮逃四川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赋居北平。他的晚年,也算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,日本为分裂中国而搞“华北自治”,请他出山当华北王,他拒不当傀儡而谢绝。汪静卫投敌后,拉他合作,一块卖国,他愤怒地说:“汪既提出和平,今竟欲自建伪南京政府,可称捣乱分子,我岂能与之合作!谁跟汪静卫合作,这人必定下贱。”
吴佩孚人长的帅气,双手过膝,给人以敬畏感。但他出身贫寒,当了大官不摆官架子,对伙伕下人很活气,都能合得来。他饮食上比较简朴,平常多是面食、米饭,副食也很少吃山珍海味,每餐只喝少量的山东黄酒和绍兴酒。在他逃往四川路经河南邓县时,受到当地头面人物的热情款待。他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和地方风味名吃,吴佩孚说:“还是免了吧,眼下战火连绵,百姓不得温饱,我们还要这么多菜干什么!”结果只留下四个地方风味小菜,其余都叫人撤走。
董必武在《日寇企图搬演新傀儡》中赞扬吴佩孚说:“吴佩孚虽也是一个军阀,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:第一,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、岳,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,也不居租界自失。……第二,吴氏做官数十年,统治过几省的地盘,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军,他没有私蓄,也没置田产,有清廉名,比较他同当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,总算是难能可贵。”
北伐战争前的1920年(民国九年)吴佩孚进驻河南后,统帅十几万大军屯兵洛阳,除在洛阳设置“两广巡阅使公署”和“陆军第三司令部”外,又于1922年把“河南省长公署”(即省政府)从开封迁来洛阳,大批军阀政客、军政要员、财主、富商涌进洛阳城,吴佩孚的公私应酬自然而然也多了起来,经常在豫菜馆里赴宴吃请或设宴招待,对五味调和、质味适中的豫菜十分欣赏。在他进京赋居期间,尽管平生不十分追求吃喝,日常饮食还是讲究味美适口的。所以他先后雇用长垣籍厨师乔永录(乔堤村人)、付长山(纸房村人)、李发祥(乔堤村人)、邢振亚(姬庄村人)当专厨,以满足口福之欲。
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吴佩孚担任全国最大的慈善组织“北京世界红卍字会”会长期间,李发祥、邢振亚给他当专厨。
吴佩孚小时候在家过贫寒日子时,吃惯了日照的京冬菜,所以,他最欣赏独具特色的豫菜传统名品“京冬菜扒鸭”了。制作这道菜系采用填鸭一只,自脊背刮开,取出内脏,汆煮至透,加葱姜和调味品蒸烂,放在铺有京冬菜的竹制扒箅上,利用京冬菜去腥解腻,提鲜增香之效,用小火扒煨而成。成菜具有味道鲜美、酱香浓郁、酥烂软嫩、利口开胃的突出特色,倍受吴佩孚青睐。
附:京冬菜扒鸭制法
主料:填鸭1只约2000克。
配料:京冬菜75克,水粉芡15克,葱15克,姜10克。
作料:酱油50克,料酒15克,味精4克,盐水15克,大油50克,鲜汤1000克。
制法:
1、将加工好的鸭子,抽出鸭舌,去掉鸭掌,从尾脊部下刀,开至前肩骨处,取出五脏,洗净,剁掉膀尖、嘴尖,抽出膀元骨、腿元骨,砸断颈骨,弯入鸭腹内,放锅里煮五成熟,捞在盆内,加入1000克鲜汤,兑入10克酱油、5克料酒、5克盐水,上笼蒸烂,取出晾凉剔出鸭骨,将肉松里,截去脖筋,剁成块。
2、京冬菜洗净后用温水泡一下,挤干水分铺在竹制锅垫上,再将鸭肉块铺在京冬菜上,鸭头破成两半和鸭骨一同放在鸭块上。
3、锅放火上,加大 京冬菜扒鸭
油烧热,兑入适量鲜汤和
作料,将铺好鸭块的锅垫放入锅内,用文火扒制。待鸭肉入味,扣入盘内。锅内余汁勾入流水芡,将汁收浓,浇在鸭块上即成。
特点:汁色柿黄,肉烂醇香,有京冬菜风味。

董必武在《日寇企图搬演新傀儡》中赞扬吴佩孚说:“吴佩孚虽也是一个军阀,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:第一,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、岳,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,也不居租界自失。……第二,吴氏做官数十年,统治过几省的地盘,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军,他没有私蓄,也没置田产,有清廉名,比较他同当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,总算是难能可贵。”
北伐战争前的1920年(民国九年)吴佩孚进驻河南后,统帅十几万大军屯兵洛阳,除在洛阳设置“两广巡阅使公署”和“陆军第三司令部”外,又于1922年把“河南省长公署”(即省政府)从开封迁来洛阳,大批军阀政客、军政要员、财主、富商涌进洛阳城,吴佩孚的公私应酬自然而然也多了起来,经常在豫菜馆里赴宴吃请或设宴招待,对五味调和、质味适中的豫菜十分欣赏。在他进京赋居期间,尽管平生不十分追求吃喝,日常饮食还是讲究味美适口的。所以他先后雇用长垣籍厨师乔永录(乔堤村人)、付长山(纸房村人)、李发祥(乔堤村人)、邢振亚(姬庄村人)当专厨,以满足口福之欲。
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吴佩孚担任全国最大的慈善组织“北京世界红卍字会”会长期间,李发祥、邢振亚给他当专厨。

附:京冬菜扒鸭制法
主料:填鸭1只约2000克。
配料:京冬菜75克,水粉芡15克,葱15克,姜10克。
作料:酱油50克,料酒15克,味精4克,盐水15克,大油50克,鲜汤1000克。
制法:
1、将加工好的鸭子,抽出鸭舌,去掉鸭掌,从尾脊部下刀,开至前肩骨处,取出五脏,洗净,剁掉膀尖、嘴尖,抽出膀元骨、腿元骨,砸断颈骨,弯入鸭腹内,放锅里煮五成熟,捞在盆内,加入1000克鲜汤,兑入10克酱油、5克料酒、5克盐水,上笼蒸烂,取出晾凉剔出鸭骨,将肉松里,截去脖筋,剁成块。
2、京冬菜洗净后用温水泡一下,挤干水分铺在竹制锅垫上,再将鸭肉块铺在京冬菜上,鸭头破成两半和鸭骨一同放在鸭块上。
3、锅放火上,加大 京冬菜扒鸭
油烧热,兑入适量鲜汤和
作料,将铺好鸭块的锅垫放入锅内,用文火扒制。待鸭肉入味,扣入盘内。锅内余汁勾入流水芡,将汁收浓,浇在鸭块上即成。
特点:汁色柿黄,肉烂醇香,有京冬菜风味。

上一篇:韩复榘设宴幕僚品味羊素肚
下一篇: 曹汝霖为长垣厨师扩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