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 俨
日期:2018-12-13 17:37:01 来源:

胡俨(1361-1443),字若思,明江西南昌人,洪武丁卯乡试第二,曾任职长垣县教谕(掌管文庙祭祀,负责全县教育、训导)。在长垣任职期间,胡俨修建文庙、杏坛、伯玉、子路祠堂,大开教育训化之风,并著诗文数百首(篇),一时全县文风鼎沸,诗词酬唱之气盛行。后胡俨赴京任国子监祭酒(掌全国大学之法与教育考试),严阁馆宿儒,朝廷大作多出其手,参与编制《永乐大典》。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著名诗人、画家。
明成祖即位后,胡俨得到解缙的推荐,授翰林检讨,与解缙等俱直入文渊阁,迁侍讲,进左庶子,加入内阁。之后父丧回省,后再次起用。永乐二年九月,拜为国子监祭酒,不再参与机务。当时用法严峻,国子监生托事告归者均得连坐戍边,胡俨到任后请奏去除该法。
永乐七年,明成祖北巡到北京,召胡俨一同赴行。第二年朱棣北征,任命胡俨为祭酒兼侍讲,掌翰林院事,辅皇太孙朱瞻基留守北京。永乐十九年,改北京国子监祭酒。任俨馆阁宿儒,重修《明太祖实录》、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天下图志》,并皆担任总裁官。居国学二十余年,以身率教,动有师法。
洪熙改元,以疾病奏请告老还乡,明仁宗赐敕奖劳,进太子宾客,仍兼祭酒。明宣宗即位后,以礼部侍郎召,胡俨辞归。家居二十年,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。胡俨与他们交往,从不言及私利。淡泊名利,生活简朴刚够温饱。正统八年八月卒,年八十三岁。
胡俨作为国子监祭酒,工书画,善诗文,有《颐庵文选》、《胡氏杂说》等。
谒蘧伯玉墓①
卫昔多君子,②
斯人实我师。
下车存笃敬,
寡过在知非。③
荒垄一杯土,④
高情千载思。
至今伯玉里,⑤
遗俗自熙熙。⑥
卫昔多君子,②
斯人实我师。
下车存笃敬,
寡过在知非。③
荒垄一杯土,④
高情千载思。
至今伯玉里,⑤
遗俗自熙熙。⑥
注:①蘧伯玉墓在今长垣县城南五华里处。此诗刊载于明清《长垣县志》。②君子: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。这里专指蘧伯玉。③寡过:少犯错误。知非:五十岁的代称。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蘧伯玉 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非。”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称五十岁。④ 一杯土:代指土坟。⑤伯玉里:伯玉故里。⑥熙熙:一是指温和欢乐的样子。二是指热闹的样子。